在同济医院战时医务处集中管理下,每支小分队都在“新冠重症高地”作贡献:营养小分队为新冠患者制定《营养风险筛查表》,选择适宜的营养治疗方案;中医药小分队为提高治愈率、降低病亡率贡献中医经验和智慧;咽拭子采集小分队创新设计发热门诊咽拭子采集平台,重构采样流程;压疮专护攻关小分队制定个体防护计划,提升患者舒适度,促进康复;重症救治MDT团队对危重患者器官功能精准评估、精心调整治疗方案……战“疫”期间,同济医院共收治住院病人3539人次,其中重症、危重症患者达3201人次,绝大多数患者得以康复出院。 校长园长学歌剧,美育从“头”抓提升校园艺术氛围,探索歌剧普及更多可能■本报记者吴桐实习生郭晟昨天,一堂声乐实践课在上音歌剧院排练厅开课,来上课的既不是音乐专业的学子,也不是热爱歌剧的市民,而是来自上海不同地区中小学、幼儿园的校长和园长。 他们跟随老师学习意大利语,尽管发音不准偶尔引得笑声连连,大家却都有股认真劲儿。 感受歌剧艺术魅力这堂“高雅艺术润校园——美声体验课”是由上海市教委指导,上海市艺教委、上海上音演出有限公司合作举办的“上海市中小学校长艺术素养提升研修班”音乐板块系列课程的一部分。 整个系列共计19节课,来自不同学校的80余位校长从歌剧鉴赏到声乐实践和演出观摩,由浅入深地感受歌剧艺术的魅力。 对于大多数参与课程的校长而言,都是第一次接触歌剧。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附属龚路中学党委书记龚瑞华说:“上音歌剧院的课程安排循序渐进,我们已经在前期课程获得了歌剧知识储备,对歌剧产生了很强的亲近感,跃跃欲试,紧接着就安排了实践课。 ”第一次实践课,教课的是上海音乐学院声歌系教师汪任酩。 这位德国留学归来的男高音,因擅演歌剧《爱之甘醇》中“内莫里诺”一角,曾被歌唱语言专家尼科·卡斯泰尔誉为“天生的内莫里诺”。 汪任酩选择了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著名歌剧《纳布科》中的合唱选段《飞吧,思想,乘着金色的翅膀》。 “这首合唱传唱度非常高,曾被誉为意大利第二国歌,威尔第也因此一夜成名。 ”给校长们上课,汪任酩难免有些紧张,但现场的互动得到了积极配合,让他放松了不少。 汪任酩说:“他们学得很快,最后的歌词朗读有模有样。 对于这些零基础的校长来说,在一个半小时的课里速成,太不可思议了!”接下来,汪任酩还将继续给校长们上5节课。 “教完声乐发声技巧,我会带他们排练这首合唱,我也会带一些学生来现场示范经典片段的演唱。 最终,校长们的任务是要完成整首作品的表演。 ”提升学生艺术素养上音歌剧院对外开放以来,在音乐艺术普及、歌剧艺术推广上持续发力,策划了“歌剧Salon”“艺术Talk”“音乐Workshop”三大公益普及板块,并先后推出“跟着音乐去旅行”“歌剧艺术12讲”“歌剧《茶花女》音乐欣赏”等数十场音乐普及活动,用讲演结合、互动体验的方式,让观众感受和体验音乐之美、歌剧之美。 这次面向校长们的歌剧课,在汪任酩看来是一次有意义的探索。 “校长是孩子们教育路上的引路人。 在美育被广泛重视的今天,歌剧普及不仅要从娃娃抓起,也要从‘头’抓起。 让校长先成为艺术爱好者,再变成倡导者,能直接影响一所学校或幼儿园教育理念和艺术氛围。 ”杨浦区长白二村小学分校校长杨会宝收获颇多。 “艺术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,我们学校最近也在发起用音乐打开自闭症儿童心扉的活动,音乐是可以疗愈的。 ”杨校长认为。 龚瑞华认为,歌剧的普及在中学有更多可能性,可以在音乐教育中引入歌剧艺术史、名家背景介绍等通识内容。 “从学校的角度来说,我们可以引进一些经典歌剧的导赏,比如威尔第的《茶花女》。 不是直接带他们去歌剧院看,而是先介绍故事背景、作曲家等内容,让孩子们由浅入深慢慢了解深层次的东西,对于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更有帮助。 ”(来源:解放日报)(责编:严远、轩召强)分享让更多人看到。 广州站副站长黄晓中介绍,由于疫情原因,广州火车站平日客流量约为5万人次,但根据火车票预售等情况,9月30日、10月1日,将有超过10万人次选择乘坐火车出行,10月2日回落到8万人次。 (责任编辑:admin)本文由迅雷在线观看免费观看整理发布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epsonpx720.com/gn/285.html |